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

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



原文:

古人学问无遗力,少壮工夫老始成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
译文
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,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。
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,毕竟是不够完善的。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,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。
注释
①示:训示、指示。子聿(yù)陆游的小儿子。
②学问:指读书学习,就是学习的意思。遗:保留,存留。无遗力:用出全部力量,没有一点保留,不遗余力、竭尽全力。
③少壮:青少年时代。工夫:做事所耗费的时间。始:才。
纸:书本。终:到底,毕竟。觉:觉得。浅:肤浅,浅薄,有限的。
绝知:深入、透彻的理解。行:实践。躬行:亲身实践。
参考资料:
1、沈兰等 .古汉语常用字词典:长春出版社,2010年 :36.79.156.228.278.456.689.756
2、傅绍良 .陆游诗歌的艺术 :四川大学,2009年:32-36

语言风格
这首哲理诗,意境深远,余味无穷。这首七绝的语言特色在于浅中见深,平中见奇。陆游的诗朴实自然,流利畅达。在这方面,他受白居易的影响较大。他在《自咏》诗中说“闭门谁共处,枕藉乐天诗。”刘熙载在《艺概》中说:“诗能于易处见工,便觉亲切有味,白香山、陆放翁擅长在此。”这种评价极符合这首诗的实际。
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。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,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。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,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。只有通过“躬行”,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,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。本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,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、持之以恒的精神。一个既有书本知识,又有实践精神的人,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。


>>> 更多资料

评论